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游》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游》教学反思1《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现在就这节课我做一下简单的教学总结。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主要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以读为主,引导看图、想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关注学生的朗读,强调“书不读熟不开讲”,并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然后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把这美景读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 ……此处隐藏11777个字……问题的情境中。
二、挖掘学生的思维过程。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调商”的过程与方法。在整个计算过程中要突出于前一节课的不同,就是“调”。学生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但是他们在试商的过程中的整个思维过程却是难以表露出来的,因此突出“调”的过程比较困难。当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后,学生回答的是他已经“调”过的结果,会避开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挖掘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挖掘学生的内心想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挖掘学生思维过程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出你的思考过程”“请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敢于说,乐意说。教师只有清楚地了解了学生内心想法后,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由教师来支撑课堂,甚至唱独角戏。
三、相信学生,他们一定行。
信任学生,才会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在突出“调商”的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独立探索,观察比较,组织语言,然后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点拨的作用,而不是掌控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验,发现方法与规律,不是教师给出了方法规律再让学生去体验。
教师不能小看学生,要相信他们,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提问后,相信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果。如果因为不信任他们,将问题一步一步琐碎化,甚至教师的引导逐渐靠近主导,那么学生将永远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不能独立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堂是学生的,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