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1《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简洁明了。一开始讲梅兰芳为什么勤学,然后是如何勤学,最后讲勤学的结果。我在教学前对文本进行了钻研和细读,也读到了一些文字背后的东西。
首先读到了词语的背后,在“紧盯、常常、注视”几个词的背后能懂得勤能补拙;其次读到了课文的背后,从梅兰芳苦练眼神,拓展到练唱功,练武功;再次读到了人物的背后,梅兰芳作为京剧大师,不仅勤学,而且有艺德。在此,我补充了一个梅兰芳在抗战时的故事,这也足以体现老师对文本把握深度,力透纸背。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紧扣关键词,品读文本。通过关键词句悟出文本的意思。教学第二段,紧扣关键句“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展开教学,层次分明,悟语言,反复读,理解句子的意思。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观察老师不断挥舞的手指,体验梅兰芳的艰辛。再通过一组拓展想象,这样就读中悟语,读中悟情。还有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眼睛怎么会说话呢?我先请学生用眼神表示生气、高兴、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勤能补拙的道理悟出,词语教学就活了。
第二,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把课备厚了。《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比较短,与学生生活有距离,老师如何丰富文本内涵呢?一方面,丰富了人物的背景资料,和京剧的资料。其次,挖空白点,设计想象点,如梅 ……此处隐藏7959个字……
其次,学生非常主动地开动脑筋,以生动的方式来展示资料的资料。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吸引大家,把家长当作听众,多次把自己的资料读给家长听;有的学生下了许多功夫,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背诵下来;有的通过生动的表演来赢得大家的喜欢;有的平时都不敢大声说话的,这时候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也显得落落大方。谁都想让自己的独家新闻赢得大家的喜欢。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10《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上完之后,我感到整个思路是很明晰的,重点部分也得到了落实,主要的问题是教师语言不够生动,学生个人朗读的兴致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首先,并没有把自己和学生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而是努力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而向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其次,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最后,当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时,老师的指点并不是采用"告诉",而是继续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说说中去自悟。"紧盯"一词在感悟上,很有层次,先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表演理解"什么是紧盯",然后通过全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到"紧盯"时的辛苦,接着再通过语言的描绘,知道"常常紧盯"写出了梅兰芳学艺的辛苦和勤奋。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板书的设计,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脉落,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缺憾: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