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和第几》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一年级数学上册内容1—5的认识与加减法中的《第几和几》。教学过程以板书:
第3
开始。第一部分,学习“第几”。先请小朋友试着数一数,从左边数哪个桃子是第3个,圈一圈。再请4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教师说命令,学生举手表示。第二部分,是学习“几”。以板书:
前面3个
同样先请小朋友来圈一圈前面3个是哪3个桃子。再请4小朋友上台再来演示一下并举手示意“哪几个小朋友是叶老师要求在内”。这一个例子的对比,意图在于区分3个与第3,3个是表示数量3,而第3只是1个是表示它所在的位置(顺序)。在这一个对比之后,提示课题——第几和几,并板书在黑板上。第三部分,数学活动通过请几位同学听要求举手来巩固第几和几,正确区分今天所学的重点内容第几和几。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数的基数与序数这一概念。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第四部分就是课堂作业。在翻开作业本做之前,叶老师先将最后一题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来做一做这一题。第一个要求先把每一盆花中有几朵花先数一数,其次把下面的问题读一读,第三确定数数方向。根据关键句“第一盆花开了3朵花”,确定了数的方向是从左边数起。在师生一起读题的过程中,统一了数数的方向。这样学生再来完成相应的作业也就不难了。在完成课堂作业本之后,再翻开课 ……此处隐藏10968个字……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能够区分就可以了。这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五、在后面讲练习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想想做做”第1题从左边涂色,可以先复习一下“左右”,做一做有关“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方向的感知,再进行涂色,效果会好些,目的性会更强些。2.“想想做做”第2题,“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有的学生听过,有的没听过,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兴趣还是蛮高涨的,应该事先准备一个故事的录音,或者动画,让孩子在轻轻松松中学到知识。
当然,课堂教学是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都会有些遗憾,所以实际与预设是有距离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学之后的重设计和反思,教学之后适当的调整设计,相信对以后的教学能提供借鉴作用。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5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方位感比较差,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刚刚开学,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针对以上情况,在学习本课时我利用故事和游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是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练习时我创设了帮小动物摘果子这一情景,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在让学生上来摘果子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喊学生的名字,而是提出:哪一排从前或者从后面数第几个同学,通过游戏学生一下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增加了实际的体验。学生在参与中巩固了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非常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