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反思(15篇)

更新时间:2023-02-08 16:25:50
《松鼠》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松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松鼠》教学反思1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学习这篇课文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本篇课文文字浅显,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给课文表自然段。

3、自学本课生字。

4、查找有关资料。

5、写出自己的收获或疑问。

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教学时,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2个问题来完成本课的目标:

1、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趣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之情,我能找出这些句子,画出重点词句,读一读,品一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让学生通过自学和群学来完成。在大展示环节,通过生生互助的学习交流,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学习作者通过 ……此处隐藏10453个字……了松鼠的可爱。在学习松鼠搭窝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鼓励学生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复述塔窝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口斗表达那能力。学习最后一段时,让学生自读自悟。我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把知道的踊跃表达,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这节课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三、巧妙设计,激活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

1、个人思考到教师小结——让学生先读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课件填空,教师进行对本段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找时间词,加以运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把学生的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我设计了采访,表演这一环节,使学生体会交流、合作的快乐,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提问“松鼠怎么活动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知道了松鼠的特点:机灵。从而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读文。

总之,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到之处,比如抓重点词语方面把握的不太好,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该注意适当的引导。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许效果会更佳。

《《松鼠》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