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学反思1《陋室铭》是我国古代铭文艺术魅力的缩影,《陋室铭》的教学,应该承载起传承经典的责任。基于这种思考,我设计了“初识陋室”、“走进陋室”、“感受陋室”、“装扮陋室”这样四个课堂环节,言与文交融、读与悟结合,围绕文本,让孩子们读进去,字斟句酌,把古今言殊的障碍打通,引领学生体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和经久不衰的文化精神,而感受刘禹锡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也正是这篇文章主要的教学价值所在。与此同时,我以“文”为载体,适时穿插讲解“了解写作背景、掌握文言文诵读和翻译的方法、关注文言现象、注重读背积累”这五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尽力避免刚才谈到的两种文言文教学的错误倾向,在完成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理解和把握《陋室铭》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帮助学生熟知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永远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学习文言文是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任重而路远。回首来路,徜徉其间,需要自己学习、探索、完善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我所痴迷的语文、我所热爱的学生和课堂,都是那样生动地融入我的生命,与我一起行走在路上。
《陋室铭》教学反思2这节课上,我觉得学生们是最可爱的。他们因为真实而可爱、因为思考而可爱、 ……此处隐藏14657个字……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
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于是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
三、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