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江南》

更新时间:2023-02-08 16:25:48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江南》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江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江南》1

案例

《忆江南》是白居易的一首名词。第一节课上,当我把诗题板书出来时,班上大部分孩子将古诗内容顺畅地背了下来。我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在我校的大阅读系列(“古诗周周背”是其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中,我们的四年级学生背诵八九十首古诗,那是不在话下的事。不过,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有这么强的记忆力,竟能记得起二年级时曾积累的这首词。但这也给我出了个大难题:下面的课该如何上呢?

“老师,我有问题。”

“我也有问题。”

……

背完了古诗的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我只好示意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知道,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我还知道原题下有词三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可我不会背其余的两首,老师,你能给我背一背吗?”平日里问题最多的张杰首先发问了。

“白居易,他为什么要写《忆江南》呢?”

“这首词是白居易在什么地方写的?江南有什么值得他回忆的?……”

问题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把我事先预设好的教学设计,破坏的“千疮百孔”,一下子,我的头都大了。虽说平时经常代表镇参加“市优质课比赛”连续拿下一等奖的我,授课水平不能算太差,但这节课上发生的事,完全超出了本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些问题涉及到文学 ……此处隐藏5875个字……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请小朋友们读读诗歌。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 “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理解东南西北方位时需要加以练习就更好了,这样到运用的时候才会比较熟练。

2.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故不须在背诵上花较多时间,应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临写。在指导朗读诗的第二句时,因为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没有精神,如果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的环节,就会达到预先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江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